我家的哈尼十月年

上图:(哈尼村寨脚下的哈尼梯田)

【陈院飞 文/图】

前记

十月年,就像汉族的春节,是我们哈尼族的主要节日 ,用我们哈尼语叫“美首扎勒特”或“米索扎”。时间从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历时五六天,是我们哈尼族一年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节日。
2013年的11月7号,我赶着坐车回老家——红河州绿春县平河乡镇,一下车就看到了好多好久不见的熟悉面孔,还有一位提着哈尼服装的半成品急忙向裁缝店跑去的老妇人。难怪,要过年了,人们都忙着呢。赶紧的,我也要快快回到家才行。

年前的“大赶集”

11月8号,过年前的“大赶集”。这是我们一年中最热闹、也是人最多的一次大赶集,几乎所有的哈尼人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背着背箩来到赶集的地方为自家添上丰富的年货。用我老妈话说:“我们哈尼人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在过年的这几天能开开心心的,哪怕把家里所有的钱都花光,只要快乐就好。”

上图:(赶集市场上待卖的猪仔,因为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宰猪,自然都要为家里添上几头小猪崽,这也是大赶集的一大奇观)

这天一大早,我和妈妈、嫂嫂背着昨晚准备好的小背篓去老农贸市场,只不过我们不是去添年货,而是去卖年货。哈哈,今天我要当小老板了。很快,我们找到了老农贸市场的老位置,把东西摆好,等天亮了卖给来买年货老乡。哇!今天农贸市场人真多,整条街道全被车辆和人填得满满的:有买小猪崽的(因为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宰猪,自然都要为家里添上几头小猪崽,这也是大赶集的一大奇观),有买鞭炮的,有买新衣服的•……简直热闹非凡。这天也会吸引很多外地人来看看哈尼族究竟是怎么准备十月年的,这不,前面就有好几个抬着摄像机、拿着照相机在大街上拍来拍去的,回头率几乎百分百。今天我这个老板当得还是挺不错的,背来的东西都卖完了,然后我们收摊回家了。

上图:(过年前的“大赶集”。左为当地的瑶族妇女,右为哈尼族妇女。)

年前“大扫除”

11月9号,年前大扫除。今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要把家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哪怕只是一小块玻璃也不能放过。回想以前,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每次我扫完地我都非常开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真的比过年当天还要开心。
今天整个镇子的人都在打扫,小孩的戏水声、大人的叫喊声全部混在一起,好不热闹!镇子的整条街道全部都是水,像是刚刚下过了一场大雨一样,不,确切地说应该是暴雨。我们就这样一直扫一直扫,到晚上才能结束,然后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新年祭祖:“哈恰甭扎”

上图:(哈尼族祭拜祖先的碗筷摆放及所需用具)

11月10号,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
“我不要起”、“天还没亮呢”、“快点快点,等下你曾爷爷要生气了”……凌晨三四点,在左邻右舍小孩的抱怨声中,哈尼十月年开始了。首先开始的第一项活动是“哈恰甭扎”。这是哈尼族祭拜祖先的活动,具体内容是:在家门外杀一只鸡,然后,一家人就在家门外面先用煮熟的鸡祭拜祖先,然后再吃饭,整个过程全部在家门外完成。在你还没吃饱之前是不能进家门一步的,吃饱饭进家门前,还要把嘴边上的东西擦干净,才能进到家里。哈尼族是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民族,所以一般这种祭拜祖先的活动,全都是由家里的男主人来完成,甚至吃完饭后的桌子碗筷都是由男主人来收拾洗刷,女人不能沾边,另外,从远方来的客人也不能参与进来。大部分的哈尼族都是在过年的第一天早上进行这项活动,极少数人家会在过年的前一天晚上就进行,但是如果有些哈尼家族的家人有死在外面的,那这项活动就只能在过年的前一天晚上进行,因为在我们哈尼族眼里,那些死在外面的人是“孤魂野鬼”、“不干净的东西”,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哈尼祖先了。
吃饱进家门后,紧接着我们就又开始杀第二只鸡,这次是为了接待客人准备的。和早上一样,我们要先端着煮熟了的的鸡肉祭拜祖先,然后才能开始吃饭。第二只煮熟的鸡,我们一家只能吃一只鸡腿,另一只鸡腿要留着,等嫁出去的姑娘们回娘家祭拜磕头时再拿给她们吃,如果这家有好几个姑娘嫁出去了,那就把鸡腿留给最先到的姑娘吃。

宰龙猪,看猪肝

上图:(德高望重的哈尼老人在看猪肝)

吃完第二顿饭,我们一家人就开始烧水,准备宰龙猪。在这杀猪洗猪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看猪肝。在洗猪内脏时,主人家先把新鲜的猪肝放在倒扣的大碗上,然后男主人端着猪肝给镇上德高望重的老人们看。老人们在看猪肝时,不能用手去摸它,要用他们自己带来的竹签挑着猪肝看。据说,从猪肝上他们可以看到整个镇子的现状,还可以看出主人家新一年的生活过得好与不好、需不需要叫魂、要叫几次魂,以及主人家是否会生男孩等等。我跟着我爷爷看了几家,可除了猪肝的大小有差别外,其他的我真的什么都没看出来,甚至有些人家的猪肝还不能看。我想问爷爷为什么,可见爷爷没说话,表情很严肃,我只好继续默默地跟在后面不出声了。
洗完猪的内脏后,我们又开始准备饭菜,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午餐:把刚洗好的猪肉做成好几道菜肴,再加上今早做好的鸡肉,满满一大桌。忙到这时,差不多中午12点多,主人家和客人围坐一起开始吃饭,边吃饭边等着亲戚们来磕头拜年。

背着龙肉、糯米拜年

上图:(哈尼祖先台)

今年第一个到我家拜年的是我姑姑家的小孩,他们穿着哈尼盛装,背着自家的猪肉鸡肉(煮熟的)、糯米、酒和一双筷子来到我家,进入我家有祖先“居住”的房子里,把他们自己背来的食物,用他们的筷子夹在我家原先就摆好的碗里,再倒点酒到另一个碗里,然后他们在那里磕头,拜祖先。拜完祖先后,姑姑家的小孩就来到客厅,和我们一起吃饭。饭桌上,他们可以不吃其他的菜,但是猪肉是必须要吃的,还有那只早上就留好的鸡腿也得给他们吃——姑姑是我们家嫁出去的姑娘,姑姑的孩子可以代表姑姑。吃完饭,我妈妈给了他们压岁钱,他们就开心地又到另一家去拜年了。这时,我的侄女也背上自家的东西去亲戚家拜年了,这一天也就随着孩子们快乐地拜年中结束了。

上图:(姑姑家小孩穿着哈尼盛装,背着自家的猪肉鸡肉(煮熟的)、糯米、酒和一双筷子来到我家拜年)

吃龙头肉

11月11日,全世界都在为光棍节而狂欢,但在这里,我们开始为吃龙头肉而欢聚。龙头肉,其实就是昨天宰龙猪时特意留下的猪头,宴请亲朋好友一起欢度十月年。
一般吃龙头肉宴是从早吃到晚的,你在这家吃完就接着去下一家,不管你认不认识那请客的主人家。如果你因为在上一家吃饱了推辞说你不吃了、你想去休息,主人家会以为你看不起他们家。所以,到了那天,你一定要留足胃的空间,一家挨一家地吃,直到这天宴会的结束。单就这一天我就吃了八顿饭,中间除了上厕所,嘴就没停过。我们哈尼人都很热情也很豪爽,连着几天我们都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开心聊天开怀大笑,这样一家轮着一家地请客,直到把整个镇子的龙头肉都吃完,哈尼十月年也就过完了。

上图:(十月年的第二天,我们开始为吃龙头肉而欢聚。龙头肉,其实就是第一天宰龙猪时特意留下的猪头,宴请亲朋好友一起欢度十月年。图为吃得正香的孩子们)
尾声

11月13号,天气有点冷,还下着点小雨,因为休假结束,我又要离开家了。带上我妈妈为我准备好的东西和我对家的不舍,坐上车离开了平河镇。那天我的小伙伴们还等着我去他们家吃饭,那天我还看见我哥哥的一个朋友正往我家走,那天其实还没过完年,新年的氛围正浓……
我,又想家了。

作者简介:陈院飞,女,哈尼族,大学在读,专业为园林设计。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