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丹霞兰

上图:(丹霞兰)

【翟俊文 文/图】

2011年,经兰友介绍,我第一次见到了网络某个论坛上这个奇特的兰花照片,瞬间就被深深吸引。在其后的鉴定过程中,越发对这个腐生兰感兴趣,因为在我所掌握的资料中,无法鉴定出这个兰花到底是什么种类。于是第一时间联系到照片的拍摄者,丹霞山当地的资深驴友朱家强先生,经他带领,采集到这神奇的兰花活体植株。经我国兰科植物分类学泰斗陈心启教授鉴定,初步认定该腐生兰花是一个新的物种,于是我们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自2011年起,我们已经连续3年对这个兰花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跟踪调查,记录其生境情况、伴生物种,以及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并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解剖,并描述、拍照。其后,我们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该兰花与整个兰科植物进行了系统学分析,发现该兰花系统位置大致位于兰科树兰亚科(Epidendroideae)布袋兰族(Calypsoeae)内。于是我们将该新兰花同整个布袋兰族13个属34个类群进行了详细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兰花与布袋兰族宽距兰属的宽距兰(Yoania japonica)亲缘关系最为接近。不过这个新的兰花在形态上,与宽距兰甚至目前所知的所有兰科植物类群有着非常大区别,主要如下:唇瓣基部双囊状的结构和唇瓣上 “Y”形的附属物以及巨大的种子等。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我们将该新的腐生兰成立新属种——丹霞兰属(丹霞兰属 Danxiaorchis J. W. Zhai, F. W. Xing, and Z. J. Liu gen. nov.),丹霞兰(丹霞兰属 Danxiaorchis sinchiana J. W. Zhai, F. W. Xing, and Z. J. Liu sp. nov.),属名即为该兰花的发现地丹霞山,种加词“singchiana”是为了纪念陈心启教授对我国植物分类学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这是首次以丹霞地貌命名的兰科植物。丹霞兰的发现,增加了兰科植物特别是腐生类群的多样性,丰富了兰科植物的物种基因库;为东亚—北美地理区系起源的研究和兰科植物的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长方式,可能为兰科植物的进化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丹霞兰个体非常稀少,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相关标准,它属于极度濒危(CR)的物种。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也正是研究材料的缺乏,导致无法更快进展下一步的实验。丹霞兰是典型的腐生兰科植物,生命周期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左右,无法进行人工栽培,您若有幸在野外一睹芳容,切勿采挖,让其尽情享受短暂的生命。

作者简介:翟俊文,男,博士,主要从事兰科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

Comments are closed.